行业背景:
国家林业局于2015年向全国发出的停止全国商业林采伐的通知和2016年发出的全国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的通知,已经被全国视为正式吹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国家发展战略的结集号。2016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全国林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中国林业物联网发展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喻示着中国林业现代化发展2.0时代开启,全国结合实际情况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现代林业发展与民生服务,已经势在必行。
行业痛点:
1. 精准预测、监测技术急需强化
目前,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等信息技术,以及各类生物技术与新材料技术等在林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基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与此同时,在林业的经营与管理中,精准预测、监测技术等应用不足的问题却依旧长期存在,特别是在森林灾害预测、生态系统监测、森林培育、森林养分信息管理等方面,需要依托的是对各类信息的精准预测、检测,这方面还远远达不到国际标准,今后需要重点强化。
2. 信息孤岛•难以实现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
《“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全国林业信息化 “十三五”发展规划》于2016年发布以来,各林业系统大力发展林业信息化建设。现目前,各类林业业务平台相继推广应用,却难以达到业务融合、互联互通的效果。
行业需求:
在全国“互联网+”发展战略部署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发展背景下,智慧林业、智慧景区发展就必须“统筹规划”聚合林业、景区等森林生态资源、森林生态效益、旅游景点风光、历史建筑、道佛教文化等资源,需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建成一张立体管控物联网,充分运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建成一张涵盖林业、景区等相关资源的大数据资源图,充分运用云计算和移动计算技术建成一个协同管理与服务平台,通过统一门户网站、公众微信窗口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以人为本”的综合性民生服务。
方案介绍:
一.立体感知网
● 北斗卫星遥感:
接入北斗卫星遥感数据;大型火灾点的识别和定位数据;过火面积的估算;利用3S技术建立自动化、流程化的遥感防火系统。
● 前端传感
双光远距离林火监测预警系统;林火红外监测预警系统;小气象环境监测系统;无人机系统;森林防火智能卡口系统。
● 巡护管理
巡护管理;监测预警;效益监测;林业信息公告;林业智库;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林业产业服务;
病虫害管理;森林资源分布查询。
二、资源设备管理“一张图”
● 资源小班数据
整体展现辖区资源情况,也可以进一步查看下属乡镇级别的数据,最小可以细到小班级别。
● 林地资源数据
掌握林地资源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强化林地保护政策,整合国家林业局林地资源调查。
● 功能区划数据
功能区划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要素、生态敏感性要素、生态服务功能要素、重要生态功能区要素等。
● 动植物资源数据
提供基于辖区各类植物资源数据进行坐标定位、书签定位、小地名查询、空间选择查询、属性查询、I键查询等多种查询方式。
● 病虫害数据
辖区病虫害资源管理,数据录入,档案管理,数据查询
● 退耕还林数据
掌握退耕还林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强化退耕还林政策,提供动态数据查询、展示。
● 设备状态数据
掌握辖区内物联设备动态变化数据,对整个辖区物联设备进行管理,实现一张图整体把控。
管理平台
● 林火预警辅助决策系统
● 林业资源监测管理系统
● GIS地理信息系统
● 森林防火指挥调度系统
● 烟火识别预警系统
● 森林巡护监管系统
● 防火公众平台
● 病虫害管理
平台功能系统介绍:
1. 多视频融合监控系统
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是与硬件视频设备进行对接,实现对辖区监控范围的实时监控,可查看现实监控区域的视频场景。
2. 森林防火信息系统
联动多种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达到天地人三网联动,并上报至平台集中数据管理。
3. 森林防火指挥调度系统
实现三维场景下的“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动态管控和决策辅助支撑平台
4. 防火公众平台系统
利用微信公众号“生态热线”的灾害报警功能向服务平台发送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内容包括:报警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报警时间、报警位置。
5. 林业资源管理系统
系统提供植物监测管理、动物监测管理、二类资源管理、湿地资源管理,另外还可将监测点、监测对象等信息、录入系统进行管理。
6. 资源综合展示与辅助决策系统
基于二三维技术实现二类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退耕还林资源、公共资源、实验区、核心区、动植物资源等资源一张图综合展现。
7. 森林巡护监管系统
系统支持历史巡护轨迹、当前巡护轨迹实时查看,在护林员出现意外需要紧急搜救的时候能够快速锁定搜救范围,做到及时搜救。
四.立体网感知
● 卫星监测数据
卫星监测是以风云卫星作为空间平台,北斗卫星提供精准坐标;通过光电光谱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解译、发现林火,并监测其行为的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平台可接入基于北斗卫星的森林防火监控数据,提供地域级林火周期性监测。
● 前端传感
1. 双光谱摄像机:
远红外热成像仪与高清可见光透雾摄像仪的双光谱监测设计;1080P高清长焦视频监管;热成像温差预警技术;烟火识别技术,GIS火点定位技术;监控范围:5-10Km。
病虫害远距离识别、管理。
2. 林火红外传感器:
红外火灾传感器能在15秒以内探测100m视角范围内着火面积不超过2m2的早期火(险)灾;
3. 无线环境探测器:
温度:-40~+85℃;
湿度:0~100%;
照度:0~128kLux;
紫外:辐射能量型 0~200000uW/c㎡,指数型1~11+;
气压:50~110KPa;
风速:0~50m/s;
风向:360°;
雨量:0~9999mm;
PM2.5:0~500ug/m3
4. 林业空中无人机
森林巡检无人机;消防无人灭火机;救援无人机;植保无人机。
5. 卡口视频语音一体机
近处白光-全彩;远处红外-黑白成像;高保真无损拾音模块;支持车牌识别;警戒NVR;警戒联动;快速检索。
![]() |
巡护管理:是针对林业部门综合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研发的互联网+林业的专业化应用服务平台。 |
1.林业智库管理
提供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科技成果、本专业图鉴等服务。
古树名木管理
实现数据采集、编辑和存储等过程同步完成。
3.现场直播功能
提供移动视频通话服务。
4.林业信息群功能
构建林业分级管理信息群。
5.新闻公告
及时发布新闻资讯、通知公告等。
6.实时森林火险等级发布
采集第三方服务商的气象数据,实现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自动划分。
7.植物识别
通过手机拍照扫描,对常见植物进行智能识别。
8.生态监测
实时查看空气质量指数和主要污染物指数。
9.辅助决策
基于动态的林业大数据,利用统计图、表和地图展示。
林业巡护管理:
通过开启巡护轨迹功能,手机自动记录巡护人员的巡护路线,并且在电子地图和高清卫星地图进行叠加;
巡护人员可以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将在巡护工作中发现的事件、资源、林业设施、灾害等消息记录并上传管理平台;
实现巡护人员之间、巡护人员与管理人员间的消息联系;
巡护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呼救功能,直接进行短信和电话报警;
可以快速查询就近区域内的人员、物资、道路等情况;
可以实现高清遥感地图、电子地图、地形图的快速切换;
管理人员在后台可以快速查询到巡护人员的位置、路线、上传的信息,可以与巡护人员实时联系与指挥部署。
病虫害管理:是针对林业部门综合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研发的互联网+林业的专业化应用服务平台。 | ![]() |
通过远距离视频监控摄像机实现远距离监测病虫害,通过视频图像分析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分布区域,病虫害的类型
巡护人员可以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将在巡护工作中发现的事件、资源、林业设施、灾害等消息记录并上传管理平台;
对于发生病虫害的相关信息,如分布区域,病虫害类型,危害程度等建立相关档案,可通过平台查阅、修改资料;
巡护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呼救功能,直接进行短信和电话报警。